央行10月14日發布的金融統計數據顯示,9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3.48萬億元,比上年同期多9630億元,9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同比增長13.5%;新增人民幣貸款1.9萬億元;廣義貨幣(M2)、狹義貨幣(M1)增速分別為10.9%、8.1%,相較8月份均有所回升。
綜合來看,9月份金融數據整體好于預期,體現了金融對疫情防控和國民經濟恢復發展的支持力度持續增強。專家表示,當前信貸結構趨好,預示經濟內生動能穩步修復,企業信貸需求較旺盛,居民消費穩步復蘇。
企業中長期貸款多增 顯示信貸結構持續優化
9月份,人民幣貸款增加1.9萬億元,同比多增2047億元。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,9月份人民幣貸款主要受企業和居民中長期貸款拉動,新增企業中長期貸款高達1.07萬億元,為歷史同期新高,表明支持實體經濟融資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精準滴灌作用顯現。
從貸款投向看,金融機構對重點領域的中長期貸款資金支持力度不斷加大,信貸結構持續優化。其中,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增速連續11個月上升,9月末余額增長30.5%;前三季度制造業新增中長期貸款9675億元,同比多增6362億元。王青表示,制造業投資修復、基建發力、房地產投資保持韌性,提振企業中長期貸款需求。另外,在監管層引導下,銀行也有加大對制造業企業中長期貸款力度的意愿。
在居民貸款方面,有兩個特點值得關注,一是9月份新增居民中長期貸款6362億元,為疫情以來單月最高,環比多增791億元,同比多增1419億元;二是9月份居民短期貸款環比多增550億元,同比多增687億元。分析人士認為,這表明消費、出口等制造業行業內生動能正不斷恢復,居民消費逐漸好轉,商品房銷售仍處于較快增長水平。
“今年全年信貸增速可維持在13%附近?!闭闵套C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表示。結構方面,隨著財政資金進一步撥付基建項目,制造業利潤改善增加融資需求,未來企業中長期貸款仍有支撐,而隨著服務業加速復工復產,居民短端貸款也可維持修復。
政府債券放量對社融貢獻最大
9月份,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3.48萬億元,比上年同期多9630億元,超出市場預期。9月末,社融存量同比增速較上月末加快0.2個百分點至13.5%,連續第8個月上升。
天風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廖志明表示,9月份社融同比大幅多增主要來源于政府債券、信貸及未貼現銀票。9月份政府債券凈融資達1.01萬億元,同比明顯多增,對社融貢獻最大?;?0月份政府債券發行量仍較大的判斷,且去年10月份社融低基數下,預計10月份社融存量增速將升至13.8%,全年社融達35萬億元,社融增速達13.5%。
光大證券金融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峰表示,從社融結構看,9月份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為1502億元,同比多增1932億元,增量高于8月份。8至9月份,表內外票據持續形成了“一降一增”的格局,表明隨著企業復工復產好轉,供應鏈體系逐步恢復,企業開票意愿不斷增強;但由于監管層打擊“票據—結存”套利等,銀行通過票據沖量的意愿不強,進而造成貼現規模下降。
談及未來社融走勢,民生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解運亮認為,這更多取決于實體經濟融資需求和銀行資本金壓力。
貨幣供給增速維持高位 反映經濟向好態勢
9月末,M2余額216.41萬億元,同比增長10.9%,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.5個和2.5個百分點;M1余額60.23萬億元,同比增長8.1%,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.1個和4.7個百分點。
“9月份M1和M2增速繼續維持高位,反映我國經濟持續向好態勢。在疫情防控向好背景下,企業生產和投資意愿進一步增強,疊加庫存處于較低維持,企業有補貨意愿,實體流動性處于合理充裕水平?!苯膺\亮評價說。
王青解釋稱,9月份M2增速反彈的主要原因在于前期政府債券大規模發行,季末財政支出力度顯著加大。9月份企業貸款大幅多增,帶動當月企業存款大幅增加,也推動M2走高。其他存款方面,9月份股市震蕩,資金回流居民儲蓄賬戶,帶動本月非銀存款延續負增長,而儲蓄存款則同比多增約4000億元。從整體上看,盡管9月末M2增速反彈幅度略高于市場預期,但并未改變下半年以來穩中有降態勢,這體現了疫情沖擊高峰過后,監管層強調“總量適度,堅決不搞大水漫灌”的政策目標。
值得關注的是,M2與M1增速剪刀差小幅擴大至2.8個百分點,但仍顯著低于上半年水平。王一峰表示,在9月份地產銷售有所減弱的情況下,M1依然錄得8.1%的增速,反映出企業經營活力不斷增強,經濟內生動能進一步恢復。 |